◎ 农业微生物研究室
冀微农业微生物研究室就像河北省微生物研究所有限公司的一张名片,它是我国微生物肥料规模化生产的摇篮,是我国《微生物肥料国家标准》诞生地。30年来在微生物肥料的理论基础研究,在小麦、水稻、烟草、棉花、花生、苹果、柑桔等?种作物的应用效果详细统计分析研究,在品牌化市场开拓等方面始终代表着我国的较高水平,而且产品出口到印度、泰国、巴基斯坦、俄罗斯、马来西亚等国。90年代即列为国家重点农业推广项目,94年被国家科技部(后转到国家商务部)指定承办“生物肥料国际培训班”(China TCDC Intl. Training Course on Biological Fertilizer) ,为亚洲、非洲、东欧诸国生物肥料专家提供了培训、交流平台,为发展中国家生态农业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
1980年代至今,应用该研究室技术生产的冀微生物固氮菌肥、生物钾肥、生物磷肥、生物钾磷肥累计过20万吨。
◎ 酶制剂研究室
未来的生物工程领域里,酶制剂无疑占有重要地位和极广泛的市场前景,冀微酶制剂研究室在过去的30年中无论在传统领域深度研究开发,还是在前沿领域的大胆探索都取得了优异成绩。该室由于葡萄糖氧化酶工业生产,及其在临床试剂、生物保鲜、养殖业疾病防控三个方向的科研及市场开发取得的重大进展,于2003年起被国家商务部指定承办“生物酶制剂国际培训班”(China TCDC Intl. Training Course on Bioenzyme Preperation)成本研究室以工业、医药、畜牧用酶制剂研究与开发为主要方向,重要成型产品有:
1、鲜尔康饲用添加剂(批准文号:冀饲添字(2001)047001 年产值:240万元)
2、葡萄糖氧化酶生物保鲜剂
(批准文号:冀化食证字(2003)第008号 年产值:100万元)
3、脱毛酶(待转化项目,重点研究课题,国家总投资200万元)
4、饲用复合酶(成型产品)
5、测菌板及其它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的试剂产品。
◎ 食用菌研究室
食(药)用菌(蕈菌)技术研究是该所重点研究开发领域,这些研究包括:新品种培育、品种改良、栽培质量管理 、食(药)用菌深加工技术、多糖等代谢产物的提制以及与草药相结合利用生物发酵工程技术获取食(药)用菌菌丝体,进而开发菌类保健 (功能)食品和中药新药技术等。
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洲区菌种协作成员和香港微生物资源中心协作研究室, 研究所菌种库保藏各类食(药)用 真菌菌种420多株,其中有7大类60多个品种销往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近几年推出的“冀微”“蕈源”两个系列脱毒菌种风靡全国,给菇农带来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河北省微生物研究所有限公司是国内较早从事食(药)用菌人工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的研究机构之一,是“代料栽培”和塑料大棚种植技术的倡导者。其中典型的代表是草菇的南种北移技术、袋料栽培金针菇、香菇、木耳、雪白木耳栽培技术等 。
下设若干食用菌生产试验基地和生产贸易公司。其中,菌棒加工生产基地已有70万只成品菌棒销往美国、加拿大等地;1000吨以上的食用菌生产基地8个;中德合资保定施达科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专业从事食用菌产品加工和贸易,建有国内较大的专业灵芝网站,通过电子商务的平台,产品已销往世界上十六个国家和地区。
同时,我所与国际同行专家也建立了广泛而密切地联系与合作,时刻与世界食用菌科技进步保持同步。几年来先后 接待各国专家282人次,选派多名技术人员赴日本、加拿大、俄罗斯、欧洲等地进行学术访问。2002年我们与俄罗斯科学院就食药用菌菌种驯化 和深加工技术的研究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双方专家对珍贵药用真菌—-桦褐孔菌(Fuscoporia obliqua )的研究工作被列为中俄政府间议 定书项目。双方科学家首次实现了桦褐孔菌人工栽培;2003年作为技术依托单位,我们与加拿大新资源开发公司在加拿大多伦多市郊兴建了食 用菌产业公司。
30年来,河北省微生物研究所有限公司的科技工作者为了让更多的人们依靠科学技术致富,不辞辛苦地寻觅于山麓河川、奔簸在山村乡野,把食用菌栽培新技术推广到万户千家,他们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他们的工作书写了我国北方食用菌的发展历程,李育岳、印桂玲、汪麟、赵占国、李福全……这些专家的身影早已深深融入广大菇农的心中。
经验和成绩告诉我们:“探究专业奥秘,引领技术创新,提供优良服务,科技创造财富”是我们应该持之以恒诉求的目标。
河北省微生物研究所有限公司在蕈菌技术研究领域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及发明专利近五十余项,发表专著十余本,有 影响的论文百余篇,获科技进步奖二十五项,其中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十项。